为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智能技术应用能力,10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面向2025学年新进教师举办了以“AI 赋新程,铸魂育新人”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参加“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师‘教研赛’一体化能力提升国培班”的宁佐凤、喻艳芳、陈梦三位思政课骨干教师担任主讲。她们将国培前沿成果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围绕理念引领、技术实操与科研赋能三个维度,为新教师梳理了从“入门”到“精进”的清晰路径,并分享了包括教学工具、科研技巧在内的一系列实用方法。
夯实根基,明晰育人能力矩阵
宁佐凤老师以《匠心铸魂:高校思政课教师须具备的能力》为题,为新教师们勾勒出清晰的职业能力图谱。他首先结合国培项目中关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前沿观点,系统阐述了思政课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扎实的理论功底、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不可替代的根基。他特别鼓励在座青年教师,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关键在于树立“事在人为”的积极心态,主动学习、持续充电。 宁老师指出,技术只是工具,教师的育人匠心与思想引领能力才是灵魂。他建议大家将备赛、参赛作为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竞赛磨砺教学真功夫,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

宁佐凤老师讲座
技术赋能,解锁智能教学新范式
喻艳芳老师以《AI赋能思政教育的深度对话》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多款前沿的AI教学工具与实际应用技巧。她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AI重构课程内容、生成课堂互动案例,并展示了如何借助工具开展个性化辅导、高效整理教学资料。喻老师强调,善用AI不是为了取代教师,而是为了构建“深度对话”式的智慧课堂,让教师能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教学设计和有温度的学生互动,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与育人实效。

喻艳芳老师讲座
智驱科研,打通学术成长快车道
在科研能力提升板块,陈梦老师聚焦于AI工具在思政课科研中的应用与边界,为新手教师的学术之路提供“加速器”。她重点演示了如何借助AI工具进行高效的文献检索与综述、数据智能分析。陈老师不仅分享了实用的软件清单,更深入探讨了在科研工作中合理、合规使用AI的伦理边界,引导新教师在拥抱技术的同时,坚守学术诚信,培育自身独立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

陈梦老师讲座
互动升温,答疑解惑明晰路径
培训尾声的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新教师围绕 “AI 工具如何适配高职学情”“科研数据安全规范” 等问题踊跃提问。三位主讲老师结合自身经验,逐一给予了细致解答。万锐老师表示:“三位老师把国培的前沿经验‘接地气’地转化为我们能用的方法,解决了备课慢、科研难的实际问题,太实用了!”
本次培训内容扎实、针对性强,切实解决了新教师在数字化教学与科研起步阶段的诸多困惑。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增强了将AI技术融入“教研赛”实践的信心。德法教研室将持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新教师成长,共同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