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助力教师教学科研成长,10月23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映红教授受邀莅临人文艺术楼308课室,以“内容为王,学理为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为题,为全体马院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讲座。柏元海院长对首先对任映红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任教授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任映红教授是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院院长、省二级教授、博士、博导,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重大、重点等项目16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文章150多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多篇;出版专著7部;主持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8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

任映红教授讲座
“思政课不是简单的政策宣讲,而是政理、学理、事理的深度交融。”任映红教授开篇直指当前思政课教学的痛点。她结合课堂观察与调研数据指出,部分课程存在“理论空转”“案例悬浮”现象,政理的权威性、学理的逻辑性、事理的鲜活性未能形成合力,导致学生“知其然”却难“知其所以然”。这一剖析引发在场教师强烈共鸣。
针对症结,任教授提出围绕“八个相统一”破局的教学创新路径。她系统阐释了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等原则的辩证关系,强调“八个相统一”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开关”。通过“如何理解从“韬光养晦”到“大国外交”的战略转换----从历史和现实逻辑的视角答“韬光养晦”战略之问?”等鲜活案例,她展示了如何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让思政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感温度”。

讲座互动环节

柏元海院长总结发言
在科研能力提升环节,任教授以“选好题”为切入点,分享学术论文与理论文章写作的“三步法”:选准真问题、构建逻辑链、打磨语言体。她特别提醒青年教师警惕“为写而写”的误区,倡导“教学反哺科研、科研深化教学”的良性循环。最后的互动环节大家还意犹未尽,纷纷与任教授进行教学科研问题探讨,任教授也对一些青年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契合自己专业所学进行选题等困惑进行了耐心的解答。讲座结束,教师们报以热烈掌声。
柏元海院长总结指出,任教授的讲座富有感染力,将枯燥的道理讲得生动而有生命力,同时也给了我们如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正确方法,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同时勉励学院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教学和科研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整场讲座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视野,又有课堂一线的微观洞察。参会教师纷纷表示,任教授的讲座如同一面镜子,既照见了教学科研中的短板,更指明了突破方向。这场讲座不仅是方法论的传递,更是教育初心的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