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15日上午第3节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清远校区F2-402课室开展了本学期首次公开示范课活动。学校教学质量办公室赵清华老师莅临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柏元海、教学副院长兰娟及部分新教师一起深入课堂,共同观摩了宁佐凤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章第二节的示范课。
示范课堂:理论结合实践,展现教学新思路
本次示范课以“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为主题。宁佐凤老师通过学生自己了解的各个时代的爱国英雄导入课程,以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巧妙融合多媒体资源与板书设计,结合学生身边的优秀人物展示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议题,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明确自身使命担当。课堂上,宁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听课教师全程认真记录,对教学环节设计、师生互动模式等细节进行重点观察。

宁佐凤老师公开课现场

教师听课现场
课后研讨:多维评析促成长
示范课结束后,学院随即组织评课交流活动。新教师们对宁佐凤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实效性展开热烈交流。学校质量办赵清华老师结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提出中肯建议。柏元海院长充分肯定了宁佐凤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出其课程设计“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温度”,为新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兰娟副院长从教学创新角度点评,强调思政课需在“内容深化”与“形式活化”上双向发力。最后新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观摩深刻体会到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未来将主动对标学习,夯实教学基本功。

学校质量办赵清华点评

柏元海院长总结发言
以课促教:打造高质量思政“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课堂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此次公开示范课是学院“教学质量提升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后续将通过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家督导反馈等形式,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柏元海院长表示:“学院将持续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示范课活动既为优秀教师提供了展示舞台,也为新教师成长树立了标杆,彰显了学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打造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